91免费专区,曹查理所有电影三级,边吃奶边啪受不了好爽的直播,蜜桃看片,97天堂,17c国产在线

葡萄、棗樹、柿子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問答
   1、在果樹上怎樣施用天達2116?使用后有哪些效果?   
  張文瑞:使用方法:發芽時用20倍天達2116藥液涂干。花前5-7天結合預防低溫凍害,噴施300-400倍天達2116+400倍硼砂+2000倍10%世高+3000倍天達有機硅液。落花后7-10天噴施1000倍天達2116+200倍紅糖+2000倍60%百泰水分散劑液,以后分別在套袋前、摘袋后結合防治病蟲害各加噴一次1000倍天達2116液。簡稱 “一涂四噴”技術。 大量試驗示范證明,天達2116在果樹上使用,具有下列明顯效果:一是顯著提高樹體的抗逆性,器官發育迅速而健壯。二是葉片大、厚、濃綠光亮、具有活力。樹勢穩定,不旺長。三是果個大、產量高,增產20%以上。四是果面光亮、色澤鮮艷、全紅果率提高;落葉病、苦痘病、紅點病、日灼“風掃口”明顯減輕;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.5%以上,風味更加甜美濃郁。五是與殺菌劑混合使用能明顯提高防病效果,減少農藥用量和使用次數、省工省藥、降低成本。
  2、葡萄果粒內一包水,味特酸是什么病?怎樣防治?
  孫培博:是水罐子病。水罐子病一般于果實近成熟時開始發生,發病時先在穗尖或副穗上發生,嚴重時全穗發病。有色品種果實著色不正常,顏色暗淡、無光澤,綠色與黃色品種表現水漬狀。果實含糖量低,酸度大,含水量多,果肉變軟,皮肉極易分離,呈一包酸水,用手輕捏,水滴溢出。果梗與果粒之間易產生離層,病果易脫落。
  該病是因樹體內光合營養物質不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。結果量過多,摘心過重,有效葉面積小,肥料不足,樹勢衰弱時發病重;地勢低洼,土壤粘重,透氣性較差的園片發病較重;氮肥使用過多,缺少磷鉀肥時發病較重;成熟時土壤濕度大,營養生長過旺,新梢萌發量多,引起養分競爭,發病就重;夜溫高,特別是高溫后遇大雨時發病重。
  防治措施:
  ① 注意增施生物菌有機肥料及磷鉀肥料,控制氮肥使用量,加強根外噴施“天達-2116”和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(注意交替噴施),增強樹勢,提高抗性。
  ② 適當增加葉面積,適量留果,合理負載,增大葉果比例。
  ③ 果實近成熟時,停止追施氮肥與灌水,須輕抹芽摘心,防止枝蔓旺長,以免發生營養物質的競爭。
  3、葡萄落花落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如何防治?
  孫培博:在開花前一周左右,花蕾大量脫落,落花后子房又大量脫落,落花落果率達80%以上,造成果粒稀少,稱為落花落果癥。
  葡萄開花前后因受不良環境氣候條件的影響,使花蕾不能正常受精而引起大量的落花和落果。例如:花期干旱、溫度高于32℃;開花時既無昆蟲又無風,授粉不良;花期土壤水分含量高,夏芽萌發多,新梢旺長造成養分競爭;開花前夕抹芽不及時,沒進行新梢摘心,營養生長旺盛,爭奪有機營養能力強;土壤缺硼,影響了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,引起受精不良;夜溫低于15℃,影響授粉受精;留枝量過多,光照條件惡化等,都可誘發葡萄落花落果嚴重現象發生。
  防治措施:
  (1)花前半月左右注意灌水,花前7天左右葉面噴施0.3%硼砂+150倍紅糖+1000倍“天達-2116”液,花期控制灌水。
  (2)果穗伸長后,適時去副穗、掐穗尖,注意及時抹除葉節間的夏芽,花前1-2天進行新梢摘心,控制營養生長,促進生殖生長,提高坐果率。
  (3)設施栽培,開花期間,須調節好設施溫度,白天維持在25-30℃,夜晚維持在15-18℃。為葡萄花穗授粉受精提供的良好環境條件。
  (4)開花時設施內放蜂、或在葡萄行間用扇子煽風,促進授粉,提高坐果率。
  (5) 在開花前5—7天噴一次1000倍的天達2116,+400倍硼砂;謝花后7--10再噴一次1000倍的天達2116+150倍紅糖液,不但坐果率高,且果個大,品質好,并兼防各種病害。
  4、葡萄裂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如何預防?
  孫培博:葡萄果實開始上漿前后,果粒縱向開裂,裂果嚴重時露出種子,亦有少數品種在近果蒂處呈半圓形開裂。裂果發生后,因裂口處易滋生腐生霉菌,使果實腐爛變質而失去食用價值。
  葡萄裂果與下列因素有關
  (1)葡萄感染白粉病引起裂果。
  (2)果粒間排列緊密、擠壓過甚造成裂果。
  (3)土壤水分管理失調,如葡萄在幼果迅速膨大期土壤缺水干旱,果粒發育不良,果肉細胞小而緊密,果皮老化,果實上漿之后突然大水澆灌或遇大雨,果粒驟然吸水,靠近果刷的細胞生理活動加快,吸水膨大,而皮層細胞活動比較緩慢,隨著果實膨壓的增大,使果粒縱向開裂。
  (4)不同品種之間,對土壤水分失調抗逆性較差,如乍娜、鳳凰51、里乍馬特、紅富士等品種較易發生裂果。興華1號、峰后、信濃樂、京秀、奧古斯特等品種很少裂果。
  防治措施
  (1)選用不易裂果的品種,如興華1號、京秀等。
  (2)果粒比較緊密的品種可在開花前5-10天用10-25毫克/千克的赤霉素噴施果穗,拉長穗軸,或在幼果迅速膨大期以前細致疏果,使果粒保持適宜的密度,防止果粒密度過大,引起擠壓而裂果。
  (3)合理灌水,落花后7-10天和幼果迅速膨大期,注意土壤灌水,保持土壤濕度,果實上漿后適當控制土壤灌水,嚴防大水漫灌。
  (4)地面覆草并加覆薄膜,保持土壤水分均衡。
  (5)注意預防白粉病發生,落花后7-10天和幼果生長發育膨大期,及時、適時噴施1000倍“天達-2116”+2000倍10%世高+3000倍天達有機硅藥液,每15天左右1次,連續噴施3-4次,可有效地預防裂果現象發生,并能兼防其它病害。
  5、葡萄果粒出現老少三輩是什么原因?如何防治?
  孫培博:是葡萄缺鋅引起的。葡萄缺鋅嚴重影響坐果和果粒的正常生長,多表現為果穗散亂,果粒較正常少,果粒大小不一,“豆粒”果多,稱之為“老少三輩”。
  缺鋅的癥狀還因品種及缺乏程度而異,夏初新梢旺盛生長時,常見葉片有斑駁出現,新梢和副梢生長量小,葉片稍彎曲,葉肉退綠,葉脈濃綠,葉片基部裂片發育不良,無鋸齒或少鋸齒,葉柄洼較淺,有些品種有波狀邊緣。
  缺鋅多發生在沙灘地、鹽堿地及瘠薄的山嶺果園。去掉表土的果園亦易發生缺鋅現象。據研究報道,葡萄對鋅的需求量很少,每公頃約需500-600克。但是土壤中的鋅絕大多數都處于固定狀態,特別是使用磷肥較多的土地,土壤中的鋅可與磷酸根結合生成磷酸鋅,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而表現缺鋅。因此單純依靠土壤施肥難以解決缺鋅問題。
  防治措施:
  (1)土壤施用免深耕處理劑,每667米2200克,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透通性。增施有機肥,有機肥料施入土壤中后,可轉化成腐殖質,利于形成團粒結構,土壤的團粒結構帶有負電荷,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鋅離子(Zn2+),使之不被固定。有機肥料中含有較多的鋅,能被葡萄根系吸收,而不缺鋅。
  (2)葉面噴施鋅肥,在花前2-3周噴施堿性硫酸鋅。配制方法:在100千克水中,加入480克硫酸鋅(含鋅36%)和360克生石灰,攪拌均勻后噴霧。注意加入生石灰是作安全劑使用,以免發生藥害。
  (3)葉面噴施1000倍“天達-2116”,提高葡萄植株抗逆性能和根系的吸收能力。
  (4)結合整地,土壤撒施“保得”土壤生物接種劑,每畝10-15包,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,抑制有害菌群發育,釋放土壤中被固定的肥料元素,提高土壤肥力。
   6、葡萄果粒生褐斑、有杏黃色粘液是何病害?如何防治?
  孫培博:是葡萄炭疽病又名葡萄晚腐病。葡萄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,葉片、新梢、穗軸,卷須較少發生。果粒上感病,初期幼果表面出現黑色、圓形、蠅糞狀斑點,但由于幼果酸度大、果肉堅硬限制了病菌的生長,病斑不擴大,不形成分生孢子,病部只限于表皮。果粒開始著色后,果粒變軟,含糖量增高,酸度下降時,進入發病盛期。最初在病果表面出現圓形、稍凹陷、淺褐色病斑,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點粒(分生孢子盤),天氣潮濕時,分生孢子盤中可排除緋紅色的粘狀物(孢子塊),后病果逐漸干枯,最后變成僵果。病果粒多不脫落,整穗僵葡萄仍掛在枝蔓上。
  葉片感病,主要在葉脈與葉柄上出現長圓形、深褐色斑點,天氣潮濕時病斑表面隱約可見緋紅色分生孢子塊,但不如在果粒上表現明顯,新稍病斑很少見。
  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亞門、盤長孢屬(Gloeosporium fructigenum Berk)侵染引起的。在露地環境條件下,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樹體皮層內潛伏越冬,枝蔓節部周圍最多。翌年5、6月份后,氣溫回升至20℃以上時,帶菌枝蔓經雨水淋濕后,形成大量孢子。形成孢子的最適宜溫度為25℃-28℃,12℃以下,36℃以上則不形成孢子。病菌孢子借風雨傳播,萌發侵染,病菌通過果皮上的小孔侵入幼果表皮細胞,經過10-20天的潛育期便可出現病斑,此為初次侵染。有部分品種病菌侵入幼果后,直至果粒開始成熟時才表現出癥狀。病菌也可侵入葉片、新梢、卷須等組織內,但不表現病斑,外觀看不出異常表現,此為潛伏侵染,這種帶菌的新梢將成為下一年的侵染源。葡萄近成熟時,常遇到多雨天氣而進入發病盛期。病果可不斷地釋放分生孢子,反復進行再次侵染,引起病害的流行。
  病害流行與環境條件關系密切,多雨高濕,溫度適宜是該病流行的主要原因。地勢低洼、排水不良、地下水埋深淺、土壤粘重的果園發病較重。發病也與栽培技術有關,管理粗放,清掃果園不徹底,架面上病殘體多的果園發病重;株行距過密,留枝量過大,通風透光較差,田間小氣候濕度大的果園發病重。發病還與品種有關,一般歐亞種感病重,歐美雜交種較抗病。
  防治措施
  (1)鏟除越冬病源 細致修剪,剪凈病枝、病果穗及卷須,清掃落葉,結合施基肥深埋,清除病殘體。芽眼萌動時細致噴施50硼石硫合劑+100倍五氯酚鈉鏟除越冬病菌。
  (2)深翻改土,加深活土層,促進根系發育;增施生物菌有機肥料、磷肥、鉀肥與微量元素肥料;適當減少速效氮素肥料的用量,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。
  (3)合理密度,科學修剪,適量留枝,合理負載,維持健壯長勢,改善田間光照條件,降低小氣候的空氣濕度。
  (4)注意排水防澇,嚴禁暑季田間積水,或地濕漚根,以免誘發植株衰弱,引起病害發生。
  (5)果穗套袋,消除病菌對果穗的侵染。
  (6)生長季節抓好噴藥保護。每15-20天,細致噴布1次200-240倍半量式波爾多液,保護好樹體。并在兩次波爾多液之間加噴高效、低殘留、無毒或低毒殺菌劑。可選用以下農藥交替使用:5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80%噴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75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、72%克露可濕性粉劑700-800倍液、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液、80%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700倍液、20%銀果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。為提高防治效果噴施非堿性藥液時,須摻加1000倍“天達-2116”+3000倍天達有機硅液。
  7、葡萄新梢、葉片上生凹陷小黑斑是什么病?如何防治?
  孫培博:是葡萄黑痘病,又名鳥眼病或瘡痂病,可危害葡萄的葉片、果粒、新梢、卷須、葉柄、穗軸等綠色部分。是一種只危害葡萄不危害其它植物的葡萄專一病害。幼葉感病,葉面上產生針頭大小的褐色斑點,病斑擴大后,周圍有黃褐色暈圈,并逐漸呈不規則形,病斑中部變淺褐色或灰白色,邊緣暗褐色,后期病斑中心組織枯死并脫落,形成空洞。病斑大小較為一致,其直徑在2-4毫米。
  新梢、葉柄、卷須感病,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小斑,后變灰黑色,病斑邊緣深褐色或紫褐色,病斑中部凹陷開裂。
發病嚴重時常數個病斑聯成一片,使病梢、卷須因病斑環切而枯死。
  幼果感病,初生圓形褐色小斑點,后病斑中央變成灰白色,邊緣紫褐色,稍凹陷,似“鳥眼”狀,后期病斑硬化或龜裂,病果小呈畸形,無食用價值。成長果粒感病,果粒仍能增大,病斑無明顯凹陷,味酸。空氣潮濕時,病斑上產生灰白色粘狀物(分生孢子團)。穗軸感病,常使分穗或整穗發育不良,甚至枯死。
  在露地栽培條件下,黑痘病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殘體的潰瘍斑內越冬,翌年5月份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,借風雨傳播到植株的幼嫩部位,此時如有12小時的游離水,孢子即可萌發進行侵染。該病發病的最適宜溫度為24℃-26℃和較高的空氣濕度。該病菌主要寄生殖株的幼嫩部位,組織木質化程度越高抗病性能越強。
  果園地勢低洼,排水不良,通風透光性能差,田間小氣候空氣濕度高的果園發病重;管理粗放,樹勢衰弱者發病重;肥力不足或使用氮肥多,植株徒長者發病重,尤其清理果園不徹底者發病更重。
  防治措施 參閱葡萄炭疽病防治。
  8、 葡萄葉片果粒生褐斑,斑上生白色霉狀物是什么病?如何防治?
  孫培博:是葡萄霜霉病,主要危害葉片,也能侵染嫩梢、花序、幼果等幼嫩組織。
  葉片受害,最初在葉面上產生半透明、水漬狀、邊緣不清晰的小斑點,后逐漸擴大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多角形病斑,大小形狀不一,有時數個病斑連在一起,形成黃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。空氣潮濕時病斑背面產生白色霉狀物(病原菌的孢子梗與孢子囊)。后病斑干枯呈褐色,病葉易提早脫落。
  嫩梢、卷須、葉柄、花穗梗感病,病斑初為半透明水漬狀斑點,后逐漸擴大,病斑呈黃褐色至褐色、稍凹陷,空氣濕度大時,病斑上產生較稀疏的白色霉狀物,病梢生長停止,扭曲,嚴重時枯死。
  幼果感病,病斑近圓形、呈灰綠色,表面生有白色霉狀物,后皺縮脫落,果粒長大后感病,一般不形成霉狀物。穗軸感病,會引起部分果穗或整個果穗脫落。
  在露地栽培條件下,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葉中越冬,在暖冬地區,附著在芽上和掛在樹上的葉片內的菌絲體也能越冬。其卵孢子隨腐爛葉片在土壤中能存活2年左右。翌年春天,氣溫達11℃時,卵孢子在小水滴中萌發,產生芽管,形成孢子囊,孢子囊萌發產生游動孢子,借風雨傳播到寄主的綠色組織上,由氣孔、水孔侵入,經7-12天的潛育期,又產生孢子囊,進行再侵染。孢子囊通常在晚間生成,清晨有露水時進行侵染,沒能侵染的孢子囊暴露在陽光下數小時即失去生活力。
  空氣濕度高、土壤濕度大,利于霜霉病的發生。降雨是引起該病流行的主要因素。
  孢子囊形成的適宜溫度范圍為13-28℃,最適宜溫度為15℃;孢子囊萌發的溫度范圍為5-21℃,最適宜溫度為10-15℃;游動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為18-24℃。孢子囊的形成、萌發和游動孢子的萌發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時才能進行。果園地勢低洼、排水不良,利于發病;氮肥施量用過多,樹勢過旺,通風透光不良也利于發病。
  防治措施:
  (1) 徹底清除落葉,細致修剪,剪凈卷須、病枝、病果穗,結合施基肥深埋,清除病原。
  (2) 果穗套袋,消除病菌對果穗的侵染。
  (3) 藥劑防治:發芽前地面、植株細致噴布3-50硼石硫合劑+100倍五氯酚鈉藥液,鏟除設施內的病原菌。發芽后每10-20天細致噴布1次殺菌保護劑。具體用藥可采用200-240倍少量式波爾多液、或27.12%銅高尚懸浮劑(300-400倍液)、或30%綠得寶可濕性粉劑(300倍液)、或綠乳銅(800倍液)等。以上藥液應與10%世高(2000倍液)、80%乙磷鋁可濕性粉劑(500倍液)、72%克露可濕性粉劑(700倍液)、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(800倍液)、25%瑞毒霉可濕性粉劑(500倍液)、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(500液)、78%科博可濕性粉劑(500倍液)、72.2%普力克(700倍液)、72%霜露速凈(600倍液)等藥液交替使用。注意藥品使用時,不可用同一品種藥品連續使用,以免產生抗藥性。為提高葡萄的抗逆性與防治效果,噴施非堿性農藥時,可摻加1000倍“天達-2116”+3000倍天達有機硅液。
  9、葡萄爛穗爛果粒上生白色點粒是什么病?如何防治?
  孫培博:是葡萄白腐病,亦稱腐爛病,主要為害果穗(包括穗軸、果梗及果粒)、亦可為害葉片及新梢。果穗感病,一般先從接近地面果穗的尖端開始,穗軸和小果梗最易感病,發病初期,產生水浸狀、淡褐色、不規則的腐爛病斑,后病部逐漸失水干縮并向果粒蔓延,果蒂部分變為淡褐色,后逐漸擴大呈軟腐狀,最后全果粒變褐腐爛,果粒形狀不變,穗軸果梗常干枯縊縮;病后一周左右,果面密生一層灰白色小點粒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。發病嚴重時經常整穗腐爛,受震動時,病穗與病粒極易脫落。病果潮濕時能釋放出一種特殊的霉爛味。若在果實上漿前發病,因其糖分含量低,果粒易失水干枯,形成深褐色的僵果,往往掛在樹上長久不落。易和房枯病混淆。
  新梢發病,多在摘心處和其他受損部位先發生,特別是由土壤中萌發的萌蘗枝最易發病。發病初期,病斑呈水浸狀、污綠色或淡褐色的橢圓形斑,后病斑向兩端擴展,逐漸變暗褐色,病斑凹陷,表面密生灰白色小點粒。有時表皮變褐干枯翹起,與木質部組織分離,縱裂呈亂麻狀。病害嚴重時,可使枝蔓枯死或折斷,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。
  葉片發病,多在葉緣、葉尖和受損部位發生,先是在葉片邊緣或葉尖產生污綠色至黃褐色、不規則形或近圓形病斑,邊緣呈水浸狀,后逐漸向葉片中部蔓延,并形成深淺相間的同心輪紋,天氣潮濕時亦可形成分生孢子器,多產生在葉脈兩側。病葉易破碎。
在露地栽培條件下,降雨后分生孢子借助雨濺、風吹和昆蟲等傳播到當年生枝蔓和果穗上,在有雨水或露水的情況下,分生孢子萌發,通過傷口或自然孔口,侵入組織內部,進行初次侵染。以后病斑又產生分生孢子器,散射分生孢子,反復進行再次侵染。
  發病率的高低與溫度、降雨強度、降雨頻率關系密切,降雨次數越多,雨量越大發病率越高,危害越嚴重。病菌發育最適宜溫度范圍為25-30℃,分生孢子萌發的溫度范圍為13-40℃。在24-27℃的環境條件下,分生孢子萌發迅速,空氣相對濕度在92%以上時,病斑擴展快。空氣濕度低于92%時,溫度低于23℃高于36℃時,病斑擴展緩慢。
  結果部位的高低與發病關系密切,一般與地面距離越近的果穗發病越重,離地面距離50厘米以上的果穗較少發病。
  防治措施:
  (1)細致修剪,剪凈病枝蔓、病果穗及病卷須、徹底清除于室(棚)外燒毀或深埋。
  (2)清掃落葉,并結合施肥,把落葉和表層土壤與肥料摻混深埋于施肥溝底。
  (3)果穗套袋,消除病菌對果穗的危害。
  (4)化學防治:參閱葡萄霜霉病、炭疽病。
  案例:遼寧省瓦房店市,沈運平栽植70畝“紅提”葡萄, 2005年,共產葡萄5萬斤,是歷史最高產量,多為病果,2006年共產葡萄3萬斤,八年累計賠本30萬元。2007年春季聽了筆者技術講座,采用了筆者講授的有關技術和以上預防措施,獲取豐收,共產葡萄13萬斤,且果個大,色彩鮮艷、光亮,含糖量高,口感好,耐貯運性能大大提高,每斤售價4元,一年獲利40萬元。  
  10、棗樹開花很多,可是坐果很少,怎樣提高坐果率?
  孫培博:要提高棗樹的坐果率必須抓好以下措施
  第一、開甲 棗樹盛花期要對主干進行環狀剝皮,俗稱“開甲”。方法:在盛花期用快刀在主干上環割2圈,深達木質部,2圈距離10厘米左右。
  第二、盛花初期噴施15-20毫克/千克920(赤霉素)+200倍紅糖+500倍硼砂+1000倍天達2116藥液,每10天1次,連續噴施2次,促進坐果。
  第三、花期放蜂,加強授粉。如果開花期,天氣干燥,應適當噴水,提高園內空氣濕度,促進受粉。
  第四、盛花末期噴施1次20毫克/千克的奈乙酸+0.3%磷酸二氫鉀+0.7%紅糖液提高坐果率。
  11、柿子樹連年不坐果是怎么回事?怎樣提高坐果率?  
  張云茂:柿子不坐果有3個原因:   
  (1)授粉不良。
  (2)樹體旺長。
  (3)由于炭疽病或蚧殼蟲的危害造成落果。   
  為了提高柿子坐果率,應采取下列措施:   
  (1)增施生物菌有機菌肥、磷鉀肥和微肥,適當減少氮肥的使用量,促進樹體健壯,防止旺長。   
  (2)花期使用壁蜂授粉、或者人工授粉,在花芽萌動期噴施天達2116果樹專用型1000倍,增加坐果率。   
  (3)在炭疽病發生初期及時噴施800倍炭疽福美(或500倍50%多菌靈,或800倍甲基托布津液)+1000倍果樹專用型天達2116+3000倍天達有機硅液,細致噴施樹冠,每7-10天1次,連續噴施2-3次。
  4)在蚧殼蟲若蟲轉移期,及時噴施4000倍2%天達阿維菌素,或綠云綿貝800倍液,消滅蚧殼蟲。


來源:《新編植物醫生指南》

農業防災減災網--山東天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地址:山東省高密市密水街道密水大街西2998號 總機:0536-2345708

招商熱線:0536-2343938  郵購直銷:0536-2832116 QQ淘寶直銷:1728492906 QQ郵購咨詢:896157058  淘寶旺旺: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
網址:www.2116.cn、www.x4008.com   手機移動網址:wap.2116.cn  "天達2116服務三農平臺"微信公眾號:tianda2116wx